本文目录一览:
德国概况及教育综述
德国的教育世界闻名,有着厚重的的历史积淀,并以其严谨的风格而著称于世。在高度发达的当代,德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从小学到中学的义务教育。其大学教育也是免费教育。
教育概况 目前的德国教育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改革和调整,逐渐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和继续教育等。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十六个州组成,各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自治和自主权。
德国中学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初阶含有职业预科(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理高中(Gymnasium)和综合学校(Gesamtschule)。
综合大学:这类大学历史悠久,注重理论教育和研究,主要是培养学者和研究人员。学制一般为6年,毕业之后的学位文凭为硕士学位。应用技术大学:这类大学注重实践,主要是为公司企业培养人才。
德国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制非常注重高考分数,一考定终身。平时表现重要德国的中学阶段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平时分占到abitur总分的60-70%。多方面发展德国的教育不仅仅看学习,还注重学生的独立能力、性格、艺术、体育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我认为的三点:第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依旧注重“知识传授”的模式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对于实践教学的规定不同。虽然我国近些年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但是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仍占不到总课时的25% ,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则要求占到45%,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如下: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就业,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家长经常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起跑第一不会跑到终点的。
其次就是企业积极广泛参与。德国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大部分经费,大企业多数建有设施完备的培训基地,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委托大企业代为培训,以此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最后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哪四类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以下四类:综合性大学(包括等师范学校和神学院);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德国97%以上的学生就读于前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应用科学大学 应用科学大学(简称FH)。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四类:大学(Universitt)、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应用科学大学(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和艺术音乐大学(Kunst- und Musikhochschulen)。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为四类: 综合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应用科学(科技)大学、四是职业学院(双元制大学)。美国普职融合简介:美国教育实行的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
近代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特点一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核心特点就是“双元制”教育。简单来说,“双元制”就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既在学校学习,也在企业实践。在企业的实践时间大概占70%,在学校学习时间大概占30%。
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德语学校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强迫教育的提出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授和学生享有研究和学习的自由。其次,聘请既有精神的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技能的教授。再次,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德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长于专。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更倾向于宽,专业基础课程更多一些。美国注重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
首先,赴德留学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名气大的大学。不少人认为大学之间应该有知名大学和普通大学之分,而事实上德国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教学水平均保持在高端水平,这也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落后于英、法等国,但在教育上却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