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葡式蛋挞历史由来
- 2、葡式蛋挞的家常做法?
- 3、葡式蛋挞为什么叫葡式
葡式蛋挞历史由来
蛋挞最早是由19世纪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区一所名为——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所发明的。当时,修女袍需要用到大量的蛋清来上浆,修女们为了消耗掉剩下的蛋黄,便将其制作成甜点蛋挞。
蛋挞是葡萄牙里斯本。葡萄牙式奶油挞,又称葡式蛋塔,港澳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其焦黑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是其特征。相传最晚在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热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发明的。
而正因为发明蛋挞的修女是葡萄牙人,所以蛋挞后来也被称之为葡式蛋挞。不过,虽然葡式蛋挞是由葡萄牙的修女发明的,但是真正把葡式蛋挞带到市面,并成为著名小吃的人,却并非是发明者本人,而是英国人安德鲁史斗。
葡式蛋挞最早的葡式蛋挞来自英国人Andrew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里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传统点心PasteisdeNata后,决定在传统食谱上加进自己的创意,用猪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国式的糕点做法,创作出了葡式蛋挞。
葡式蛋挞最早是在18世纪由葡萄牙里斯本的修女所发明,19世纪 30年代,这种蛋挞开始在里斯本贝伦区的世俗饼店(Casa Past6isde Bel6m)销售,也因此被称为贝伦挞(past6isde Bel6m)。
最早的葡式蛋挞是英国人安德鲁·史斗发明的,1989年他将葡挞带到澳门,改用英式奶黄馅并减少糖的用量后,随即慕名而至者众,并成为澳门著名小吃。葡挞虽然是安特鲁所创,然而扬名却是拜安德鲁和妻子的婚变所赐。
葡式蛋挞的家常做法?
首先是准备各种食材,需要蛋挞皮10个、淡奶油100克、牛奶2两、鸡蛋2个、低筋面粉10克、白砂糖半两。先把牛奶、淡奶油和白砂糖倒在一个碗里搅拌均匀,加热。加热至白砂糖完全融化为止。
将黄油片放在面片上然后切成相等的大小 将黄油片裹好。不要露出油来蛋挞模具保持干爽,将小剂子放入模具中。从左边往右,操作过程。直到最右边布满整个蛋挞模 1将面团擀长做好的蛋挞皮暂时不要烤,冷藏三十分钟。
挞皮:制成蛋挞外面酥皮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家庭中制作可以选用普通的中筋面粉,例如“富强粉”、“饺子粉”等。在和面时,加入少许的黄油可以令面团既光洁又不黏手。制皮时,包入的大量黄油可以令蛋挞外皮酥脆多层。
做法:将牛奶放入盛有淡奶油的盆中,搅拌均匀,加入糖粉搅拌均匀。加入蛋黄,炼乳、面粉搅拌均匀。将混合好的蛋挞液过滤。将蛋挞皮摆好在烤盘中,每个蛋挞皮里倒入约7分满的蛋挞液。
蛋挞的家常做法如下:工具/材料:鸡蛋、冷水、牛奶、细砂糖、面粉、黄油、打蛋器、冰箱、蛋挞模具、烤箱。将面粉和黄油放入一个容器中,用手指将两者搓揉均匀,直到形成类似面包屑的质地。
葡式蛋挞为什么叫葡式
葡式蛋挞叫葡式是因为最早的葡式蛋挞的创意来自于葡萄牙的传统点心。
而所以叫葡式蛋挞,这是因为相传在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热洛尼莫修道院的一位修女,在制作甜点时偶然发明了蛋挞,其美味大受欢迎,自从,便有了蛋挞这款小吃。
也指当时葡萄牙的那种传统小甜点。葡式蛋挞,又称葡式奶油塔、焦糖玛琪朵蛋挞。港澳及广东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属于蛋挞的一种,焦黑的表面为其特征。